壓電加速度傳感器由天然和鐵電陶瓷晶體制成。晶體的選擇取決于環境和性能要求。在不同的應用中,每種材料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優勢。天然晶體通常具有高溫范圍和低熱電輸出。而鐵電陶瓷在輸出等量電荷的情況下,頻率范圍更寬,尺寸更小。
單晶天然晶體,如應時或電氣石,具有固有的壓電特性。大多數天然材料是在實驗室中以單晶的形式生長的,而不是開采的,這不僅確保了它們的一致質量,而且降低了晶體供應的風險。此外,天然晶體的人工培養使開發性能更高的新晶體成為可能。
另一方面,鐵電陶瓷材料不具有固有的壓電特性,而是由隨機取向的晶體組成。為了使陶瓷具有壓電特性,晶體中的偶極子必須對準。對準/極化過程包括向材料施加高電壓以對準鐵電陶瓷元件中的極性區域。這個過程叫做極化。
鐵電陶瓷具有高靈敏度或單位輸入力的電荷輸出。鈦酸鉍是一種常見的材料,其產量是電氣石的十倍,工作溫度高達510℃??梢韵蛱沾刹牧现刑砑痈鞣N化合物來調節傳感器的特性,但是高工作溫度是以犧牲靈敏度為代價的。
在高溫應用中,必須考慮溫度、帶寬、安裝和其他方面的許多權衡。如果溫度的影響超過特定工作環境的限制,可能會產生不相關的輸出,靈敏度等參數可能會發生變化。壓電加速度傳感器在恒溫下不產生輸出,因為它對恒定輸入沒有響應,這是它的自然特性。然而,它們可以響應溫度的變化并產生輸出。
壓電加速度傳感器元件本身通常是熱電的,也就是說,它響應溫度產生輸出。此外,溫度或溫度梯度可能導致熱膨脹,從而改變部件上的預載應力。由于熱傳導,傳感器中的溫度變化相對較慢。所以熱釋電輸出出現在低頻帶,會被系統的低頻衰減。所以熱釋電輸出通常不是問題。然而,當壓電加速度傳感器的溫度變化較大時,其輸出可能會出現尖峰,這與熱釋電場的靜電表面放電有關。熱釋電放電后繼續出現的尖峰與壓電材料和元件的設計以及傳感器的處理有關。
上一條: 影響壓電力傳感器的穩定性的因素
下一條: 太陽能供暖控制系統的特點